這兩天都要上課到晚上九點半,感覺換下廚師袍收拾東西回到家就差不多十點半了,有點晚啊嗚嗚QQ。
今天來聊聊英國公立的家庭醫師吧!在英國若是不小心生病了,一定得先經過GP看診,才能決定是否需要轉介給專科醫師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治療。那天陪剛搬家到另一區的同學去新的GP那裡註冊,改地址和登記個人資料建立病歷。健康中心在一個要穿過層層鐵柵門的巷子內,對面則是該區的小型圖書館。
久聞英國引以為傲免費但又令人詬病的NHS公醫制度,一進健康中心就可以明顯發現⋯這跟台灣的醫療院所完全不一樣啊!兩個在聊天的櫃檯小姐,和稀稀落落的候診病患,要不是熟悉的消毒水味道,我還真不敢相信這裡正在看診中。
第一次來的病患要填寫非常詳細的基本資料,光是飲酒習慣就佔了一大篇幅,女生還會另外問上次做抹片啊乳房攝影是什麼時候,以及用什麼方法避孕、有無接受過子宮切除術等等。在等待同學填資料的同時,我稍微看了一下環境。怎麼說呢,雖然該有的都有,但感覺還蠻像台灣較偏遠地區的衛生所,牆上也貼了非常多的衛教海報。
病患很安靜的等待,並不會像在台灣一樣一直想衝進診間或是對櫃檯小姐碎碎念為什麼那麼慢之類的。由於公醫的薪水是政府給的,相較倫敦的高物價,薪資其實不算高,所以聽說有很多GP並非英國白人,後來在診間外的叫號螢幕上也有發現這種情形。但話說回來,倫敦本來就是種族大熔爐啊,這樣也不足為奇了。
妳們呢?有人有在英國看過GP的經驗嗎?醫師好嗎?問診是不是像在台灣一樣詳細?聽說光預約看診就要等到天荒地老啊,囧。